我是所謂的芋仔頭第二代, 所以母語是國語

大約一直到我國中之前, 我對台語的認知只停留在小學同學給我起的銼號 (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我的名字的主因)

然後到了國中, 在放牛班和變相音樂班之間游走, 太妹同學看不下去不會說台語的蠢樣, 開始灌輸我一些台語的基本字彙 (還是要有台灣口音外加氣勢問候起人家媽媽的時候才有那個fu呢)

接下來上了台北市立的高職, 同學的居住地也不在侷限在台北市(當時我們班上有一個從馬祖來的同學, 據說是馬祖的狀元才能考上台北市的學校....這點讓我第一次注意到台灣的城鄉差距竟然大到這種程度), 所以台語的來源也開始出現南方或是離島的口語

不過我天性魯鈍, 所以雖然聽到不同的說法, 可是對於這些說法的使用時機或是真正的意義始終一知半解 (典型的五柳先生阿~~~讀書不求甚解的懶鬼)

alice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